首页

蕾拉女王在线视频

时间:2025-05-29 00:44:34 作者:最高检发布危险作业罪典型案例 覆盖4类高危行业领域 浏览量:48097

  最高检发布一批危险作业罪典型案例

  聚焦准确认定“现实危险” 以法治思维推进安全生产治理

  本报讯(记者崔晓丽)为加强对办理危害安全生产刑事案件的业务指导,解决检察办案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一批危险作业罪典型案例。

  这批典型案例共6件,分别为: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检察院办理的姜某某危险作业案;河南省博爱县检察院办理的赵某某、张某某危险作业案;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检察院办理的易某某危险作业案;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邕宁区检察院办理的凌某甲危险作业案;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检察院办理的汪某某危险作业案;重庆市九龙坡区检察院办理的周某某危险作业案。

  据介绍,该批典型案例涵盖刑法第134条之一规定的三类违反安全管理规定的作业情形,覆盖4类高危行业领域,包括海上作业、金属冶炼、轻工制造以及最为普遍的经营、储存、运输危化品。该批典型案例不仅聚焦细化危险的现实性、紧迫性、严重性判定标准,准确认定“现实危险”,也注重展示检察机关在办理该类案件中好的经验做法。

  如在赵某某、张某某危险作业案中,检察机关结合事故调查报告、现场勘查、鉴定意见、被告人供述等证据,对应急管理部门出具的《现实危险性认定意见》进行了实质性审查,根据柴油易燃易爆属性,被告人使用不符合安全标准的设备,非法储存、违规运输柴油等情形,判定犯罪行为具有创设危险的一般现实性;涉案两车相撞、柴油泄漏时,发生燃爆事故的概率较高,判定危险具有一触即发的特别紧迫性;柴油储存点在村庄旁,事故点在旅游景区附近,一旦发生爆燃,可能造成不特定多数人的人身、财产损失,判定危险已具有相当严重性。据此,认定犯罪行为具有“现实危险”。

  在汪某某危险作业案中,检察机关强化亲历性审查,实地复勘现场,查明汪某某储存、导装液化气的自建房系住宿、生产、仓储合一,未安装防爆通风、静电接地、泄漏报警、自主灭火等安全装置;邀请高校教授出具专家咨询意见,测算现场发生泄漏的情况下,发生爆炸的可能性以及造成的后果;组织公开听证,充分听取消防人员、法学专家、群众代表等的意见,从公众认知、经验法则和专业知识层面,多维度论证自建房产生起火点的高度盖然性,以及汪某某对于行为的危害后果具有预见可能性,认定违法行为与现实危险的因果关系。

  最高检重大犯罪检察厅负责人指出,这些案件在相关领域具有典型性,对各地统一司法办案标准、依法准确打击犯罪具有引领示范作用,下一步检察机关将持续加大对危害安全生产刑事犯罪打击力度,严格审查证据、准确认定事实、正确适用法律,立足办案协同相关部门共同推进安全生产治理,以高质效检察履职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港澳会客厅丨杨政龙:爱国题材电影是市场和观众选择

我国青铜文明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在世界文明史上独树一帜。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的镇馆之宝“何尊”,留下“中国”一词的最早文字记录。

2024年两岸婚姻家庭亲子夏令营在沈阳开营

吉林节后“第一会”连续十年聚焦优化营商环境

钢铁产业是河北省的支柱产业之一。以迁安为例,今年当地紧盯首钢迁钢低碳高品质钢、九江短流程高品质钢、彦博彩板技改提升、航纽特钢高端金属丝绳、瑞阔智能制造等项目,持续推动钢铁产业调优结构、拉高层级、延伸链条,力争年内实现精品钢材比重提升至45%以上、钢铁深加工率达到32%以上。

《习近平关于中国式现代化论述摘编》法文版出版发行

2024年,康乾街道联合浙江工业大学国际学院,邀请20余名“洋哥”志愿者,为康乾街道辖区内的200名小朋友带来了一场“中西合璧”的青少年阳光计划活动。现场,街道政协设置了社情民意信息联系点,收集“洋哥”的意见建议。

中方:若美方真心希望南海和平稳定,就应停止怂恿拱火

中国驻俄使馆公使衔文化参赞封立涛在展会开幕式致辞时指出,2024年是中俄建交75周年,也是中俄文化年的第一年,在两国元首战略引领下,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双方各领域务实合作不断深化,民间往来热情空前高涨,充分展现了两国合作的强大韧性和广阔前景。

相关资讯
美媒称王毅将访美 中美新一波高层接触来了?

2019年7月30日,浙江省宁波市公安局接宁波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移送线索,以贯某公司涉嫌侵犯商业秘密罪立案侦查,并于2020年10月14日以关某、贯某公司涉嫌侵犯商业秘密罪移送审查起诉。宁波市人民检察院将本案移交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鄞州区检察院)办理。鄞州区检察院审查后认为,贯某公司自成立起经营活动就是与S公司开展外贸交易,属于关某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的公司,不构成单位犯罪,应直接追究关某个人的刑事责任。检察机关重点开展以下工作:一是准确认定深度客户信息构成商业秘密。经审查,案涉经营信息载有凯某公司与S公司交易的特定联系人及邮箱、采购产品需求、质量要求、交易产品类型、交易量、交易价格、付款条件、供货工厂信息等多个核心交易要素,系凯某公司针对特定客户在长期经营活动中逐渐积累、完善、归纳形成,是一组完整且相互关联的深度综合信息,并非所属领域人员普遍知悉或容易获取的浅度信息,应当认定为商业秘密。二是审查证实关某实际使用了权利人的商业秘密。检察机关开展自行补充侦查,调取凯某公司与S公司往来邮件、购销合同等原件资料,与关某离职时带至贯某公司的经营资料进行逐一比对,证实两者完全一致,再对贯某公司与S公司的往来邮件、交易合同等书证仔细核查,采用列表方式与凯某公司经营信息逐一比对,证实实质相同,且关某在与S公司磋商价格时多次引用凯某公司的报价作为参考。三是排除个人信赖抗辩。关某及其辩护人提出,S公司系基于对关某个人的信赖而与凯某公司进行交易,关某离职后,S公司自愿选择与关某的公司交易。对此,检察机关夯实证据予以澄清。首先,S公司与凯某公司的首次交易系由S公司发起询价,其后开始长期交易,先后由蒋某、关某进行对接经办;根据电子邮件内容,促成双方交易的是凯某公司提供的商品质量、价格及服务,而非对某个经办人的信赖。其次,个人信赖抗辩的适用条件是员工离职后,而关某早在凯某公司任职时期就利用凯某公司的经营信息,以贯某公司的名义与S公司进行交易,不适用个人信赖免责原则。四是合理计算损失金额。根据外贸企业利润率计算多以产品销售金额为基数的行业特点,检察机关提出采用侵权商品销售金额乘以权利人同类产品利润率的方法,为同类案件的犯罪金额计算方式提供了参考路径。五是追加起诉犯罪事实。检察机关经审查发现,关某在刑事立案后取保候审期间,仍以他人名义成立外贸公司与S公司继续交易。遂联合公安机关,运用海关外贸出口数据平台筛查出涉案外贸公司,查实关某在行政调查甚至在刑事立案后,仍在同案犯的配合下继续实施侵权行为且交易金额高达人民币5000多万元。检察机关当即变更强制措施,决定逮捕关某,追加认定犯罪造成损失数额人民币490余万元,并建议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同案犯张某和朱某。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